{{ v.name }}
{{ v.cls }}类
{{ v.price }} ¥{{ v.price }}
【地理标志公告】“昭通苹果”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年度使用报告发布由商标转让平台发布:
近日,昭通市苹果产业协会正式发布了《"昭通苹果"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23年度使用报告》,这份长达68页的报告系统梳理了昭通苹果地理标志商标的使用管理情况、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规划,为这一地方特色产业的规范化、品牌化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。
昭通苹果作为云南省昭通市的特色农产品,已有近80年的种植历史。得益于昭通独特的高原气候条件——年均气温11.6℃,年降水量740毫米,日照时数1900小时,以及富含有机质的土壤,使得昭通苹果形成了色泽鲜艳、肉质细腻、汁多味甜的特有品质。2018年,"昭通苹果"获准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,标志着这一地方特色产品正式迈入品牌化发展新阶段。
报告显示,截至2023年底,昭通苹果种植面积已达50万亩,其中获得地理标志授权使用的基地面积达35万亩,占总面积的70%。全市现有85家苹果种植企业、286个专业合作社获得地理标志使用授权,带动约30万户果农增收致富。在标准化生产方面,昭通市已建立完善的地理标志使用管理制度,制定了《昭通苹果种植技术规程》《昭通苹果质量等级标准》等系列规范文件,确保地理标志产品的独特品质和声誉。
在品牌建设方面,"昭通苹果"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使用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。报告数据显示,2023年昭通苹果总产量达80万吨,实现综合产值120亿元,其中使用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产品溢价达到15%-20%。目前,昭通苹果已在全国建立200多个直销网点,产品远销东南亚、中东等地区,出口额较去年增长25%。
值得一提的是,昭通市创新建立了"地理标志+防伪追溯"管理体系,为每个使用地理标志的昭通苹果赋予唯一的身份标识。消费者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查询产品的产地信息、种植记录、检测报告等详细信息,这一举措有效维护了地理标志产品的市场信誉。2023年,昭通市共查处冒用、滥用地理标志案件12起,有力打击了侵权行为。
在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方面,昭通市重点打造了10个地理标志产品核心示范区,推广"龙头企业+合作社+农户"的发展模式。这些示范区全面实施标准化生产,统一苗木供应、统一技术规程、统一品牌使用、统一包装标识、统一市场营销,有效提升了昭通苹果的整体品质和市场竞争力。
报告还指出,昭通苹果产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新突破。2023年,昭通市与省农科院等科研机构合作,选育出"昭瑞""昭香"等新品种,并集成推广了矮砧密植、水肥一体化、绿色防控等先进技术。同时,建成苹果产业大数据平台,实现对种植、加工、销售等环节的智能化管理。
在市场开拓方面,昭通市积极组织企业参加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、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推介会等展会活动,持续提升"昭通苹果"品牌影响力。2023年,昭通苹果先后获得"云南省十大名果""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"等荣誉称号,品牌价值评估达65亿元。
然而,报告也客观分析了当前面临的挑战。其中包括:部分生产企业对地理标志使用规范认识不足、市场监管体系仍需完善、品牌附加值挖掘不够深入等问题。针对这些问题,昭通市计划在2024年进一步加强地理标志使用的培训和指导,完善质量追溯体系,并推动昭通苹果与文化旅游等产业的融合发展。
展望未来,昭通市将围绕打造"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"的目标,持续推进昭通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。具体措施包括:扩大标准化生产基地规模,计划到2025年地理标志授权使用面积达到40万亩;加强科技创新,建设苹果产业技术研究院;深化品牌建设,推动昭通苹果进入更多高端市场;完善利益联结机制,让更多果农共享地理标志品牌带来的收益。
这份年度使用报告的发布,不仅全面展示了"昭通苹果"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使用成效,也为其他地理标志产品的管理提供了有益借鉴。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,地理标志作为推动特色产业发展、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,必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。昭通苹果这一"金字招牌",将继续在云岭大地上绽放独特魅力,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。
【地理标志公告】“昭通苹果”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年度使用报告发布由商标转让提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