警惕“低价商标”背后的撤三与无效风险

阅读:410 2025-11-24 16:45:29

警惕“低价商标”背后的撤三与无效风险由商标转让平台发布:

在商标交易市场中,常常能看到一些标价远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的商标,它们以“低价”“特惠”“急转”等字眼吸引眼球,看似是捡漏的好机会。然而,这类“低价商标”背后往往隐藏着巨大的法律风险,尤其是“撤三”与“无效”这两大隐患,值得每一位潜在买家高度警惕。

我们来谈谈“撤三”风险。根据《商标法》第四十九条的规定,注册商标没有正当理由连续三年不使用的,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可以向商标局申请撤销该注册商标,这就是俗称的“撤三”。很多低价商标之所以价格低廉,正是因为它们长期处于闲置状态,原持有人并未在商业活动中实际使用。一旦你购买了这样的商标,很可能在接手后不久就面临第三方提出的“撤三”申请。如果无法提供充分的使用证据,商标将被撤销,你的投资便打了水漂。更糟的是,有些卖家可能故意隐瞒商标的使用情况,甚至伪造使用记录,导致买家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陷入纠纷。

其次,“无效”风险同样不容忽视。商标无效是指商标本身不符合注册条件,比如缺乏显著性、与在先权利冲突或通过欺骗手段获得注册等。一些低价商标可能是在注册时钻了法律空子,或者与已有商标近似,容易导致混淆。根据《商标法》第四十四条,如果商标是以欺骗或其他不正当手段取得注册的,任何单位或个人可以请求宣告该商标无效。如果你购买了这样的商标,不仅可能在后续使用中引发侵权诉讼,还可能在商标局审查中被直接宣告无效。届时,你不仅损失了购买费用,还可能因为商标无效而影响品牌建设,甚至承担法律责任。

为什么这些风险在低价商标中尤为突出?一方面,卖家可能急于出手问题商标,比如原持有人经营不善、商标存在争议或即将到期,他们通过低价策略快速变现;另一方面,买家往往被低价诱惑,忽视了尽职调查,没有仔细核查商标的使用历史、注册状态和法律纠纷记录。例如,一些商标可能正处于“撤三”或无效程序的潜伏期,买家若不查清,就会成为“接盘侠”。

那么,如何规避这些风险?作为潜在买家,务必采取审慎态度。第一,进行全面的商标背景调查,包括查询商标注册证书、使用记录、是否存在异议或诉讼等。可以委托专业机构或律师协助,确保商标权属清晰、无潜在争议。第二,要求卖家提供近三年的商标使用证据,如销售合同、广告宣传材料等,以验证商标的活跃状态。第三,在转让合同中明确责任条款,约定若因“撤三”或无效导致损失,卖家需承担赔偿责任。最后,不要贪图便宜而忽略商标的实际价值,一个健康、无纠纷的商标才是品牌长远发展的基石。

低价商标看似诱人,实则暗藏玄机。在商标转让过程中,买家必须保持清醒头脑,充分认识到“撤三”与“无效”的风险,并通过专业手段规避陷阱。只有这样,才能确保你的商标投资安全可靠,为企业的品牌战略保驾护航。记住,在知识产权领域,一分价钱一分货,往往是亘古不变的真理。

警惕“低价商标”背后的撤三与无效风险由商标转让提供

相关文章
{{ v.title }}
{{ v.description||(cleanHtml(v.content)).substr(0,100)+'···' }}
你可能感兴趣
商标阅读 更多>
推荐精品商标

{{ v.name }}

{{ v.cls }}类

立即购买 联系客服